股票配资特性在于它的杠杆性质原理,使得配资盈利很高,投资者进行配资交易时,配资公司出借部分资金使用杠杆的作用将放大数倍资金量后提供给投资进行配资交易,投资者配资交易成功,则也会获取数倍的盈利。
礼来公司周二宣布,就收购DICETherapeutics公司达成最终协议,以每股48美元现金收购DICE所有已发行股票,总计约24亿美元,这一收购价较截至2023年6月16日的DICE普通股30天成交量加权平均交易价溢价约40%。
周DICE股价火箭弹射,狂涨37%,收盘价创上市以来新高!礼来则小幅上涨,收涨0.95%。
根据公开信息,DICE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免疫病口服治疗药物。DICE针对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开发一系列高效口服小分子药物,其关键项目为IL-17小分子抑制剂产品组合,DICE预计到2026年,银屑病单项适应症将为IL-17类药物带来705亿美元收入、而全适应症有望超过110亿美元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DICE是纳指生物科技ETF标的指数成份股之周纳指生物科技ETF收平,近期也掀起一波反弹行情。
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是全市场唯一复制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的ETF,为投资者提供了与A股市场医药类标的周期互补的风险分散标的。
实际上,DICE并不是今年唯一一起创新药收购案例。3月13日,辉瑞公司宣布以每股229美元、共计4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生物科技公司Seagen。
Seagen成立于1997年,是抗体药物偶联物龙头公司。Seagen目前有4款上市产品,其中3款为ADC药物,去年总营收为20亿美元。辉瑞首席执行官AlbertBourla表示,辉瑞和Seagen将共同寻求通过将Seagen的抗体药物偶联物技术的力量与辉瑞的能力和专业知识相结合来加速下一代癌症的突破。
从产业发展逻辑上看,生物科技产业浪潮来自技术突破,技术研发对于融资需求较高,故美股创新药板块对利率敏感,若利率是处于下行,或加息预期放缓,成长风格中前期滞涨的纳指生物科技指数也有望迎来一波反弹。
机构观点方面,摩根士丹利5月底表示,总体上非常看好美国医疗科技行业的基本面。而对于美股创新药/生物科技板块,东吴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朱国广在2023年医药策略《风雨过后,天晴有彩“红”》中认为,“美股创新药/生物科技板块近20年共出现4次周期性较强的回调,分别为2001年、2008年、2015年和2021年。”叠合各个周期的走势规律,参照过往周期行情的变化,朱国广认为,“当前时点”的美股生物科技板块也正处于2021年以来的回调周期底部区间,随着明年美国加息放缓,在2023年有望在加息结尾处迎来上扬的行情。
公开资料显示,纳指生物科技ETF跟踪复制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是布局全球前沿创新药的高效工具,截至2022年底,纳指生物科技ETF标的指数近20年累计收益748%,较标普500指数有明显超额收益。
配资用户选择在线配资服务实际也是运用了互联网融资的模式,具有非常方便的操作性,正是因为如此,配资者要保持良好的配资心态,谨慎操作,才能实现更加高效的配资投资,同时也要注意相关风险的管控,及时止盈或止损。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炒股平台观点